高中成绩单、托福/雅思、SAT/ACT、文书、课外活动、推荐信、奖项、IB/AP/A-LEVEL成绩等等……
那么想要提升录取几率,如果平衡好成绩与成长?难道只有刷标化 、卷GPA、打比赛、做活动等等这些?在我们每年接触的大量申请者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对课外活动的理解有个误区:活动做得越多越好。拼尽全力在标化和AP项目上刷分,而一些人最后没有被美国前20大学录取,总是愤愤不平:我这个也做过、那个也做过,托福和SAT分数高,怎么最后还拒我?
02 )90%同学和家长遗憾错过了高中规划,形成四年的自我成长曲线
很多家长更是在孩子上高中之前,就开始给孩子堆积各种各样的活动。有些活动费用消费百万都不止,但真正到了申请环节,当藤校招生官在一个申请中,看到学生的课外活动很多、AP科目很多时,会想:她/他真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么多课外活动?这些活动与孩子成长毫无关联性和成长性,杂而乱,反而没法给招生官留下鲜明的印象。
总体上,美本名校对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有三条原则性建议:
♦积极投入(be active)
♦力所能及(at right level for you)
♦做自己喜欢的(do what you like)
♦积极投入(be active)
♦力所能及(at right level for you)
♦做自己喜欢的(do what you like)
在Common Application的活动列表中,申请人要填写在某一项活动中的角色,以及做了什么。这给你展现你课外生活一面的机会,你应该把你的兴趣、特点和与众不同的地方展示出来。
Activities不是越多越好,Common Application最多可以填写10个活动,你需要从10个活动展现你的个人特点,让招生官能从一眼从这些活动中整合你这个“人”。因此,活动在于精与专,精心挑选的专属于你的活动。
而我们海纳恰恰擅长于此。海纳的在途导师大都毕业于英美名校,本身的留学经验,加上专业的职业素养,在给同学们做规划的时候会先和学生与家长一起头脑风暴,结合学生自己的成长要素、经历、喜好等,去定制专属于每个学生自己活动规划,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申请“人设”。
03 浅说23-24fall几位同学因为做成长曲线而被美国前20和英国牛剑录取
►W同学
学校:北京某国际部
录取:美国UCLA和英国剑桥
►W同学
学校:北京某国际部
录取:美国UCLA和英国剑桥
W同学通过独创绘本向少年儿童普及"阿尔茨海默症”,专业方向是和生物学科相关的神经科学,从初三开始她就专注于对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当然高年级也有在生物实验室参与工作并产出论文的经历;最终通过独立完成的绘本展,向大众传递社会所关注的群体和话题。
►A同学
学校:北京某国际学校
录取:美国芝加哥大学
A同学GPA6.35、IB预估分39分,相较于预估分数为40-42分的多数同学,显然不具备竞争力。此外,A同学也没有提交任何标化考试成绩,如SAT、托福等。仅凭学术背景难以支撑A同学的名校之路,真正扭转申请局面的关键录取因素是海纳导师为A同学量身规划的个性化活动,以及藤校毕业导师辅导的独特文书。
►D同学
学校:北京某国际学校
录取:UC伯克利、UCL
►D同学
学校:北京某国际学校
录取:UC伯克利、UCL
D同学从9年级开始就了解不同的软实力背景提升项目,从简单的学校活动开始做起,慢慢发掘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的领域,参加斯坦福夏校、Pioneer 、lamda、纽约时报等等各类活动,同时运动方面也一直在坚持,既锻炼身体,也为最终申请助力,最终拿到UC伯克利的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