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学生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最热门的年级是G9,其次是G1和G6。
初三毕业再转入国际学校,仍然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选择。
他们希望孩子接受了国内的9年义务教育后再去读国际学校,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底蕴。
但是越高年级转入国际学校,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部分学生3个月就可以适应国际学校,但大部分学生需要半年时间才能适应,有的学生甚至需要2年,并且会出现各种情况。
因此,如何帮助孩子提早适应国际学校的学习节奏和课程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入国际学校,有许多短板需要迅速弥补。其中最紧急、也是大家最关注的有两方面:英语能力,以及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英语能力
01学生的英语能力会面临哪些挑战?
01学生的英语能力会面临哪些挑战?
1、听力
公立学校的学生英语听力通常是不足的,大部分学生接触听力的时候也就是做题。
而国际学校的英文学习音频、视频,外教授课等,都是英语听力的输入过程,因此学生很难接受并消化这些信息。
此外,国际学校的外教也并不是都来自于英美国家,有的也会带有不同地域的口音,英语发音不再像中国听力考试那样的字正腔圆、口齿清晰,所以学生有可能听不懂。
2、口语
传统的公立教育中,英语只是书面考试,并不需要太多口语表达。但在国际学校,口语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必须开口说。
3、阅读
国际学校的教材、授课、包括课堂讲义等等,都是英文。所以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看懂各个学科的教材。
4、写作
就读国际学校,写作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许多学科都需要学生去编写小论文,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点,并且搭建有逻辑的文章结构。
5、词汇
公立学校的学生普遍都是只记单词的中文意思。但在国际学校的学习中,单词通常要记住一词多义,表达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此外还有很多些专业术语。
6、语法
很多同学在学习英语时,往往会忽视语法的重要性。
因此在阅读一篇文章或者需要在大量庞杂的信息里搜寻有用的消息时,由于对句子结构不敏感,阅读速度就会很慢。
还有写作时,不了解英文的时态,助动词,从句等等,也会严重影响到文章的质量。
02需要提升孩子哪些方面的英语能力?
(1)提高词汇量

掌握学科专有名词。特别是在理科学科里,往往会存在大量专有名词,例如Ionosphere 电离层、Biomass 生物量、Crustaceans 甲壳纲等。
因此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所选的科目内容,提早帮助孩子学习和积累学科专有名词。这样孩子在入学后,不至于看不懂课本,听不懂课程,负担也会相应减轻一些。
此外,建议多读英文原版书籍,在阅读的语境中提升词汇量。
(2)提高学术英语能力

学术英语与日常英语相比,往往有以下特点:一词多义,表达方式多样化,用词更有准确性,更注重时态,更讲究逻辑等。
如果学生不能掌握学科中特定的语言交流方式,将不利于后期的学习和论文写作等。学术英语能力也是体现一个人学术能力的因素之一。
(3)提高人文社科知识素养

在国际课程中,人文课程往往扩展类词汇较多,对于很多刚转入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写文章时也经常没有灵感,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一定要广泛阅读,积累大量的阅读储备。这样在日常的写作和后期的学术研究中,才能做到大量的引用和列举。
(4)将自己置身于英语环境

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语言环境已经建立,听力锻炼足够了。因此还要多说,敢于张口,不要怕说错或者发音不标准,这样才能练好口语。
此外,在家里也要为自己多创造英语环境。看英剧美剧,和外国朋友交流,寒暑假出国旅行,参加国外的夏校等等。还可以在线观看很多公开课或TED演讲等,都可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英语听力。
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变
(1)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
公立学校的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的学习,由老师主导。但转入国际学校后,一定要及时转变这种观念。不要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辅导。学会自己主动寻找信息和资源,培养自学能力。
点击查看《你会制定学习目标吗?一篇文章告诉你“学霸”与“学渣”的区别》
(2)培养时间规划的能力
随着年纪的增加,学生所学科目的数量和难度也会逐渐增加。此外还要参加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准备竞赛等等。因此,如果没有良好的时间规划能力,就不能做到全方面发展。
点击查看《学生党必备:超强时间管理法,解决你的焦虑症!》

最后,孩子刚转入国际学校,一切都需要重新适应和学习,心理上难免会有落差。
所以家长们的心理陪伴很重要,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学习。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平稳渡过适应期。
